哪些行为可能影响个人征信?
发布时间:
2017-11-20  来源: 红网  浏览次数:
调查显示,很多人并不了解个人征信涵盖的范围。除了银行等放贷机构外,助学贷款、房贷、车贷没有及时还款等行为都会影响到个人征信。
如果信用状况好,租车、住酒店就不用交押金,网购也可先试后买,办理签证不用提交存款证明......个人征信已成为人们名副其实的“经济身份证”,它的好处不仅仅局限于帮助个人积累信誉财富、方便贷款、申请信用卡等,更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过,近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近30%的用户并不了解个人征信、近40%用户不知道央行的不良征信记录如何消除、仅10%用户对大数据征信比较了解。
湖南省长沙市三成市民不了解个人征信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22.25%用户是从申请贷款时才开始关注个人征信,63.35%用户由于办信用卡才关注,还有10.38%表示没有关注过自己的个人征信。目前仍有29.45%的用户不了解自己在央行的个人征信情况,而在乡镇农村居民中,这一比例高达38.33%。
此外,相比于女性。男性更加关注个人征信情况。数据显示,26.22%男性表示对央行的个人征信情况不了解,而女性的这一比例高达44%。
有分析认为,绝大部分用户没有主动关注个人征信的意识,目前关于个人信用方面的知识普及与教育还亟待提高。
“个人征信”福利限制共存
调查显示,24.15%用户曾因不良个人征信而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在这部分人群中,27.19%是受央行的不良个人征信影响,其余多数则是受第三方征信机构的个人征信影响。
目前,我国征信机构除央行,以芝麻信用、腾讯征信为代表的首批8家获准的个人征信机构在许多场景中发挥着各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