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23人骗提公积金被打入失信“黑名单”
一直以来,连云港市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减轻职工购房负担和还贷压力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有个别职工却因打起了“歪主意”而尝到了苦果。今年以来,连云港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已查实公积金骗提行为23起,涉及资金214万多元。23名涉事职工被纳入该中心失信“黑名单”,5年内提贷资格被暂停。
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海州分中心工作人员在受理一起提取业务时发现,申请职工提供的提取材料中,购房合同涉及的一套面积70多平方米的存量房不久前刚被交易,且被前购房人用来提取过公积金。经工作人员进一步确认得知,该套房源被用来提取过一次公积金后便被立刻交易,属于典型的通过小套房频繁交易套取公积金行为。工作人员随即与该职工进行面谈,最终查实了该起企图“钻空子”套取公积金的行为。
无独有偶,今年7月份,连云分中心也查实了一起通过非法中介伪造购房材料骗提公积金的行为。骗提行为败露后,该职工恼羞成怒,甚至将身份证、银行卡等提取材料丢弃在柜台前一走了之。后经工作人员与该职工所在单位财务联系,最终说服该职工前往中心接受处理。
根据《连云港市单位和个人住房公积金失信惩戒办法》等相关规定,经查实职工有骗贷或套取住房公积金行为的,向社会公开失信信息,禁止其住房公积金贷款,除责令其退回所提或所贷款项外,暂停其5年内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资格,并通报有关单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也就是说,这23名骗提职工在被纳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失信“黑名单”的同时,提贷资格被暂停5年。
为了维护公积金制度的权威性、公平性,保障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连云港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不断提高提取业务高效便民度的同时,风险防控工作也一直维持在高压状态。对内制定查处公积金骗提案件工作指引,全流程严格规范业务审核人员审批程序及审批标准,提高工作人员鉴别能力;对外则加大提取政策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依法用“金”的意识。同时,还强化了与公安、住房等部门的合作,建立沟通协作机制,让各种骗提行为无处藏身。今年7月出台的《关于规范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的通知》,对职工大病、离职、销户提取,以及提取公积金偿还商业贷款,赠与、继承、互换和互购住房提取、贷款等多种情形进一步明确和规范,风险防控能力再获提升。
有关中介和公积金缴存人要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住房公积金政策法规,诚信守法,按规定使用公积金,避免背上信用污点,给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