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12月失信黑名单月度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 2019-01-14  来源: 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  浏览次数:
分享到:

  2018年12月,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新增失信黑名单信息407,467条,涉及失信主体341,492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59,408家,自然人282,084人;12月份退出失信黑名单主体318,061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115,938家,自然人202,123人。

  本月更新的重点领域失信黑名单包括失信被执行人、工商吊销企业、海关失信企业、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失信当事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等,并首次新增了涉电力领域黑名单、慈善捐助领域黑名单和科研领域黑名单(见表1)。从数量上看,新增失信黑名单仍主要集中在失信被执行人和工商吊销企业。与11月份相比,本月失信被执行人月增量涨幅最为明显,环比上升49.74%;而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的月增量降幅最大,环比下降54%。从地区分布看,全国多数地区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绝对数量较上月有所上升,其中浙江、山东两地黑名单企业月增量环比增幅最为明显,分别为112.58%和94.86%。在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数量和本地区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率两个指标上,新疆、江苏、河南三地均位居全国前列。

  本月重点聚焦的失信问题包括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有关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报存在资质申报弄虚作假行为的17家建设工程企业;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手机App测评报告;北京市医保中心查处22家违规定点医疗机构。

  一、新增失信黑名单情况

  从失信黑名单主体性质看,本月新增失信自然人282,084人,占新增失信主体总量的82.60%,新增失信法人及其他组织59,408家,占新增失信主体总量的17.40%。与11月相比,失信自然人月增量环比上升49.70%,失信法人及其他组织月增量环比上升35.60%(见图1)。

  从失信黑名单类型看,失信被执行人月增量涨幅最为明显,环比上升49.74%;工商吊销企业月增量环比上升5.80%。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月增量与上月基本持平,微降0.52%。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月增量降幅最大,环比下降54%;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名单月增量环比下降15.78%(见图2)。

  从地区分布看,全国多数地区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绝对数量较上月有所上升。本月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为浙江、江苏、广东、北京、山东,其中浙江、山东两地黑名单企业月增量环比增幅最为明显,分别为112.58%和94.86%(见图3)。

  从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看,本月占比较高的五省份为宁夏、北京、浙江、重庆、江苏,其中,宁夏新增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最高,为0.432%(见图4)。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最低的五省份为西藏、海南、山西、青海、湖南(见表2)。

  二、失信黑名单整改退出情况

  从失信黑名单主体性质看,本月退出失信法人及其他组织115,938家,占退出失信主体总量的36.45%,环比上涨314.94%;退出失信自然人202,123人,占退出失信主体总量的63.55%,环比上涨195.33%(见图5)。

  从失信黑名单类型看,本月仅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退出数量较上月有所减少,环比下降41.18%,其他各类失信黑名单退出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见图6)。

  从地区分布看,本月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为新疆、江苏、广东、浙江、河南。其中,新疆退出黑名单企业数量最多,达51,407家(见图7)。

  从各地区黑名单企业退出率来看,本月退出率较高的省份为新疆、江苏、宁夏、河南、黑龙江。在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数量和本地区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率两个指标上,新疆、江苏、河南三地均位居全国前列(见图8、表3)。

  三、重点领域失信特征分析

  失信被执行人:本月新增失信被执行人信息393,654条,涉及失信主体327,786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47,177家,自然人280,609人。从地区分布看,本月新增失信被执行人企业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为江苏、广东、浙江、河南、山东、福建、安徽、四川、上海、湖北(见图9)。从涉案金额看,70家企业涉案金额在1亿元以上(见表4)。从新增失信被执行人记录数量看,新增失信被执行人记录3条以上的企业数量为3713家,其中36家企业新增记录超过50条,单个企业新增记录最高达151条(见表5)。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