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7月份失信治理月度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 2019-08-14  来源: 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内容概述

  基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的各领域黑名单信息和通过大数据技术从互联网抓取的有关信息,经统计分析,2019年7月失信治理情况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新增失信黑名单主体数量较上月呈上升趋势,限飞限乘等重点领域失信黑名单退出步伐较快。在新增失信黑名单方面,2019年7月失信自然人月增量环比上升11.20%,失信法人及其他组织月增量环比上升72.34%。在退出失信黑名单方面,本月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黑名单退出数量环比增幅最高,达到230.64%。

  二是失信主体积极主动进行信用修复。从统计数据看,本月全国各地上报的失信主体在规定期限内主动整改,经信用修复后退出黑名单或重点关注名单的案例有158,340件,主要集中在上海等十个城市。失信主体在“信用中国”网站或各级信用门户网站主动开展信用承诺的案例有1,004件,失信主体主动参加信用修复培训的案例有2,446件。

  三是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交通运输部近日通报,截至2019年6月底,累计公布9批共计2,439条公路超限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公示1批177条公路水路工程建设守信企业名单;累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96万人次、飞机票2,682万人次。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相关部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2019年上半年,全国地方人民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15万余件,同比上升约80%;审结侵犯知识产权罪一审案件2,000余件,同比上升约23%。人社部以解决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为重点,健全根治欠薪问题的长效机制,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高发、多发态势逐步得到遏制,上半年,共为23.95万名农民工追发工资28.3亿元,查处劳动保障违法案件4.9万件,为44.3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42亿元。

  一、失信黑名单新增和整改退出情况

  2019年7月,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新增失信黑名单主体和整改退出失信黑名单主体总量环比均有所上升。其中,新增失信黑名单信息693,803条,涉及失信主体639,289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374,102家,自然人265,187人;退出失信黑名单主体166,530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44,142家,自然人122,388人。

  (一)新增失信黑名单主体数量环比呈上升趋势

  1、从失信黑名单主体性质看,各类失信主体月增量环比均有所上升。2019年7月,新增失信自然人265,187人,占当月新增失信主体总量的41.48%,新增失信法人及其他组织374,102家,占当月新增失信主体总量的58.52%。与2019年6月相比,失信自然人月增量环比上升11.20%,失信法人及其他组织月增量环比上升72.34%(见图1)。

  

  2、从失信黑名单类型看,工商吊销企业月增量环比增幅较大,进出口、税收征管等领域失信黑名单月增量环比降幅最为明显。2019年7月,工商吊销企业月增量环比增幅较大,达到84.62%;失信被执行人月增量环比上升12.52%。海关失信企业月增量延续上月的下降趋势,环比减少61.54%;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月增量环比下降幅度次之,达到55.39%;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黑名单月增量环比下降23.88%(见图2)。

  

  (二)限飞限乘等重点领域失信黑名单退出步伐加快

  1、从失信黑名单主体性质看,各类失信主体的退出数量环比均呈上升趋势。2019年7月退出失信自然人122,388人,占退出失信主体总量的73.49%,环比上升26.88%;退出法人及其他组织44,142家,占退出失信主体总量的26.51%,环比上升83.74%(见图3)。

  

  2、从失信黑名单类型看,限飞限乘领域的退出数量环比增幅最大。2019年7月,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黑名单退出数量环比增幅最大,达到230.64%;其次是工商吊销企业,退出数量环比上升157.55%;失信被执行人退出数量环比上升26.56%。海关失信企业退出数量降幅较为明显,环比下降61.17%;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退出数量环比下降15.71%(见图4)。

  

  二、失信黑名单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因工商吊销企业中含部分地区集中清理的“僵尸企业”,以下统计分析不计工商吊销企业数据。

  (一)部分地区连续三个月新增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位居全国前列

  从新增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新增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新增黑名单企业数量/本地区工商存续企业总量)看,本月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最低的五省份为湖南、海南、陕西、吉林、西藏,属地占比最高的五省份为宁夏、河南、浙江、辽宁、福建(见附表1)。其中宁夏、河南、浙江、福建四省份新增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已连续三个月位居全国前列。

  从失信黑名单企业月增量变化情况看,与6月相比,内蒙古、云南、黑龙江、江西、山西五省份的失信黑名单企业月增量环比上升幅度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内蒙古失信黑名单企业月增量涨幅最大,环比上升63.37%(见图5)。

  

  2019年7月,全国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涉及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共11,192家,其中,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较高的是银川、乌鲁木齐、沈阳、宁波、大连、昆明、郑州、太原、杭州和哈尔滨十个城市(见图6)。

  

  2019年7月,全国地级城市涉及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共22,859家,其中,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较高的是榆林、三明、镇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鸡西、十堰、焦作、朝阳、中山和蚌埠十个城市(见图7)。

  

  (二)吉林等地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率位居前列

  2019年7月,全国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数量最高的五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率(黑名单企业退出率=地区本月退出黑名单企业数量/地区月初黑名单企业总量)最高的依次是吉林、青海、贵州、云南、湖北五个省份(见图8、附表2)。

  

  2019年7月,全国省会及副省级城市退出失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