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长三角一体化信用要素合集

发布时间: 2020-12-17  来源: 源点信用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今年以来,总书记的脚步遍布长三角三省一市: 3月底,在浙江,强调宁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 8月,在安徽,专门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强调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 11月,在上海,希望浦东“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发挥龙头辐射作用”。这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沿着长江一路向西,先后到江苏南通、扬州考察调研。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以上海市等27个城市为中心区(面积22.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节选自《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小编梳理了长三角一体化的信用要素,

快来看看吧~

01

区域合作增速提质

2020年重要文件

1. 2020年11月13日,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信用办、市场监管局共同签署的《长三角区域食品安全领域严重违法生产经营者黑名单互认合作协议》正式发布。

2. 2020年11月3日,苏浙沪皖等地10家省级交通运输、海事主管部门签署《长三角海事监管领域信用管理合作备忘录》。

3. 2020年10月19日,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牵头,长三角三省一市信用、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制定的《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领域实施信用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2020年版)》印发。

4. 2020年7月24日,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综合行政指导办公室、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签署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协作机制》。

5. 2020年3月13日,沪苏浙皖四地信用办联合印发《2020年长三角区域信用合作重点工作计划》。

6. 2019年12月18日,“首届中国家政产业发展投资国际论坛”在上海召开,长三角《家政服务机构信用等级划分与评价》团体标准发布,是国内首个区域性的聚焦家政企业信用的服务标准。

7.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信用长三角”平台

2018年,由上海牵头,在“中国长三角”平台框架范围内建设“信用长三角”平台,初步实现区域信用信息实时共享、快速披露、精准分析、重点推送。

PS:现在还是“测试版”。

目前,“信用长三角”覆盖四大领域:

旅游领域

生态环境领域

食品药品安全领域

产品质量领域

目前平台信息最近更新时间为2020年6月12日,旅游领域支持查询功能,可查询旅行社、导游、星级饭店、景区。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

2020年12月15日,为持续推动人民银行等部门金融支持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5+1”条政策落地见效,打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融结合新高地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与金融机构代表联合举办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G60科创贷”产品发布。

为帮助银行进行风控,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将对区域内近3万家科技企业进行信用数据共享,选择一批优质企业,向银行推荐,进行科创授信,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杭州都市圈

2019年11月26日,杭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安吉召开。发布会上,杭州都市圈信用专委会副主任、杭州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巡视员姚伟明发布了信用领域建设成果,杭州都市圈成员杭嘉湖绍衢黄六城市现场签署了《杭州都市圈信用建设合作机制框架协议》,杭嘉湖绍衢黄六地个人诚信分互查互认!

开放包容都市圈持续推进。2020年以来,都市圈内20余所学校结对。共建医疗合作机制,进一步扩大跨省及省内异地就医结算医疗机构范围,推进异地就医备案“就近办”“一证通办”“零跑办”。杭衢实现信用码一体化互通。钱塘新区、余杭区和海宁市三地实现政务服务“杭海通办”。

皖江六市信用联盟

2020年12月2日,皖江六市信用联盟签约仪式在铜陵举行,来自池州、安庆、宣城、马鞍山、芜湖、铜陵六市代表共同签署《皖江六市信用合作框架协议》,並举行信用联盟成立启动仪式,宣读《皖江信用联盟轮值制度》,联盟六市进行了交流汇报。

信用嘉昆太

2019年12月30日为进一步加强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海嘉定区、江苏昆山市、太仓市共同签署《嘉昆太三地生态环境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作协议》,共同探索区域内环保失信主体联合惩戒等机制。

2020年4月24日下午,嘉定、昆山、太仓三地在太仓市行政中心举行嘉昆太三地市场监管领域信用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共同签署《嘉昆太三地市场监管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作协议》,并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

信用苏锡常

2020年11月24日,第二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在江苏无锡召开。会议期间,三市发展改革委共同签订《苏锡常信用应用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提出打造苏锡常“信用城市群”,将在更高层次、更深维度上探索跨区域的城市信用合作机制,创新信用惠民便企的异地协同应用,加快一体化步伐。

两地合作

2019年8月8日,上海黄浦区发展改革委与无锡市发展改革委共同签署《加强信用联动推动长三角信用一体化战略合作备忘录》,两地将依托各自的公共信用平台和数据归集成果助力长三角区域信用一体化建设。

2020年1月15日,南通市发改委、大数据管理局即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与上海市黄浦区发改委签订《加强信用联动推动长三角信用一体化战略合作备忘录》,两地通过依托各自公共信用平台和数据归集成果,深化公共信用信息公开来加强两地信用合作。

2020年12月15日,上海市黄浦区发改委与常州高新区经发局在常共同签署了信用一体化战略合作备忘录,重点围绕信用信息共享互认、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约束场景应用、跨区域信用宣传协调联动等领域深入开展务实合作。

02

信服机构加速集聚

长三角征信机构联盟

除持续加强物理空间的连接外,长三角一体化在信用信息互联互通领域也不断加强合作。

2020年6月10日,长三角征信机构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是在人民银行总行的统一领导,长三角一市三省人民银行的指导下,由6家企业征信机构发起成立。

从2008年长三角信用服务机构备案互认开始,到今年长三角征信机构联盟成立,“信用长三角”建设已经走过十多个年头。

为实现跨区域、跨系统、多维度的信用信息共享互通和服务协同,长三角征信机构联盟携手推进长三角征信链平台建设,连接数据孤岛,到11月初已经累计完成了200余万份征信报告的上链共享。

企业征信备案

上海25家:

1.上海华予信企业信用征信有限公司

2.上海杰胜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3.上海永成企业信用征信有限公司

4.远东执信企业征信有限公司

5.上海新维企业信用征信有限公司

6.上海资信征信有限公司

7.上海凭安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8.天翼征信有限公司

9.商安信(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10.上海立信长江企业信用征信有限公司

11.上海文沥企业信用征信有限公司

12.上海倍通企业信用征信有限公司

13.上海风声企业信用征信有限公司

14.上海安硕企业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15.嘉银(上海)企业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16.上海水滴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17.量富征信管理有限公司

18.上海恒先君展企业信用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19.上海宝镜征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20.上海卫诚企业征信有限公司

21.惠众征信有限公司

22.备至企业信用征信(上海)有限公司

23.上海新跃物流汇企业信用征信有限公司

24.上海华夏邓白氏商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25.上海生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7家:

26.浙江汇信科技有限公司

27.杭州中德企业信用服务有限公司

28.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征信有限公司

29.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30.杭州有数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31.中博信征信有限公司

32.杭州征信有限公司

江苏6家:

33.江苏苏宁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34.苏州企业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35.江苏金农股份有限公司

36.苏州朗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37.常州企业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38.江苏省联合征信有限公司

安徽1家:

39.安徽省征信股份有限公司

长三角地区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数量高达39家,占全国数目的29%,其中上海就有25家。

信用评级备案

上海3家:

1.上海资信有限公司

2.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3.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浙江9家:

4.蚂蚁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5.惠众信用评级(浙江)有限公司

6.杭州资信评估公司

7.杭州联合资信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8.宁波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9.宁波金融事务所有限公司

10.浙江华誉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11.浙江大普信用评级股份有限公司

12.浙江禾晨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2家:

13.江苏远东国际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14.南京中贝国际信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长三角地区共有14家企业获得信用评级机构备案,占全国数量的25%。其中浙江有9家,数量上位居长三角第一,安徽暂时没有备案的信用评级机构。

首批综合信用服务机构试点

2018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发布公告,26家机构获得首批综合信用服务机构试点。

其中,有3家位于长三角地区:

江苏未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商安信(上海)企业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三零卫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03

示范引领持续发力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2018年1月,南京、杭州、苏州、宿迁、温州、义乌被列为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PS:首批有12个城市,6个在长三角区域。

2019年8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市嘉定区、无锡市、合肥市、淮北市、芜湖市、安庆市被列为第二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区)。

PS:第二批有16个城市,7个在长三角区域。

此外,浙江省台州市正在争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两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共有28所,13所在长三角地区,长三角也成为示范城市最多的区域。

“信用交通省”建设典型省份

2020年9月29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在京召开全国“信用交通省”建设总结推进视频会,总结三年建设成效,分析形势、部署工作。会上首先宣布了2020年“信用交通省”建设典型省份,分别是江苏、浙江、北京、江西、天津、河南、河北、广东、山东、云南共10个地方,并进行了授牌仪式。江苏、天津、浙江、山东、云南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

2020年9月7日,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阶段性成效,研究部署下一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会议指出,下一步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要重点抓好五项任务。其中,根据农安信用项目的任务安排,优先确定了4个省份和3家行业协会继续开展农安信用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上海、浙江、江苏就在其中。

04

其他方面

重要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2008年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在上海举行揭牌仪式。该中心上海的地址在浦东张江。

上海资信有限公司:上海资信有限公司1999年7月16日成立,2009年4月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成为上海资信的控股股东。2002年推出大陆地区首个个人信用风险评分。2013年6月,NFCS网络金融征信系统上线。

首家资信评估机构·远东资信: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3月,是中国第一家社会专业资信评估机构。

高校资源

长三角地区高教资源密集,区域内7所高校相继开设信用专业,培养信用人才。名单如下:

1. 上海财经大学是第一所开设信用管理专业的大学。信用管理是金融学院下隶银行系的一个专业。2016年在金融硕士专业新设了“信用风险管理与互联网金融”方向。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同时建立了信用研究中心。

2.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信用管理专业设在金融学院,金融学院教授洪玫同时也是上海市信用研究会会长。

3.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信用管理专业设在经济与管理学院,信用学科团队负责人魏文静教授同时也是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

4. 上海师范大学信用管理专业设在商学院,系主任张玉华。

5. 浙江财经大学信用管理专业设在金融学院,系主任为叶谦。

6. 南京审计大学信用管理专业设在金融学院,信用管理系主任丁远一。

7. 南京财经大学信用管理专业设在金融学院,信用管理系主任陈洪海。

此外,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也有部分学者关注信用领域的理论和实务研究。

信用社会组织

根据“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查询,信用类的社会组织,上海市有34家、浙江省有45家、江苏省有92家、安徽省有32家。(检索关键词包含“信用”、“诚信”、“征信”)

其他

【没有消息】长三角信用城市联盟。按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要求,依据《长三角地区深化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描述,组建长三角信用城市联盟,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34个重点城市作为发起单位和首批联盟成员,不过“联盟”目前尚未面世。

【2018年10月组织了验收,后续没有新消息】商务诚信体系建设试点。2015年、2016年,财政部、商务部、原质检总局先后在8个省市开展商务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均名列其中。

【没有获批的消息,目前只有河南、贵州获批】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与大数据融合发展试点市。此前的公开信息显示,上海市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与大数据融合发展试点“即将获批”,不过截至目前尚未获批。

【没有消息】长三角信用大数据联盟。依据《长三角地区深化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2018-2020年)》,将组建长三角信用大数据联盟,不过目前尚未面世。

【没有新消息】“守信激励创新产品与服务”联盟成员。2018年6月,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成立“守信激励创新产品与服务”联盟,成员单位共34家,其中长三角相关机构有10家。

结语

长三角地区信用要素丰富,三省一市合作逐渐深入,在旅游、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四个重点领域,探索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守信联合激励机制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信用长三角”平台初步实现区域信用信息实时共享、快速披露、精准分析、重点推送。长三角征信机构联盟携手推进长三角征信链平台建设,连接数据孤岛,到11月初已经累计完成了200余万份征信报告的上链共享。

统一信用信息归集标准,不断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做到跨省市联合惩戒,加速区域信用体系一体化的发展,才能推动长三角地区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资源更加高效、合理的流动,降低资源流动成本和摩擦力,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提升长三角地区经济水平。期待长三角地区信用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与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