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通市开发区按照《南通市2022“营商环境提升年”实施意见》和《南通市信用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以条块结合、共同推进的工作方式,全面贯彻落实信用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要求。
一是依法行政,包容审慎监管。南通市开发区多年来始终将优化全区营商环境视作经济持续发展的“生命工程”。对标“产业标杆、创新高地、开放示范、效率窗口”的目标要求,打造南通开发区“营商环境最高地,通城活力新中心”的“金字招牌”,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对企业监管包容审慎,以告知提醒、首犯免罚等方式,推进靠前服务,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提升免罚、首罚清单,有效控制严重失信主体和受行政处罚企业的增量。
二是条块结合,全面调查摸底。每月对接市信用办及大数据管理局,获取最新失信主体及受行政处罚企业数据。对数据表中严重失信主体及受行政处罚企业名单进行系统梳理,拉网式调查摸底,细化企业基础信息,摸清企业经营存续情况、所处地理位置、有效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分类别分状态建立基础台账和数据清单,重点加强对吊销、注销、迁出、失联、破产等企业状态确认,建立专项治理清单。
三是各司其职、分类实施治理。按照齐抓共管的原则,集中清理企业退出被执行人名单。法院按照上门走访帮扶,街道社区逐家确认的推进方式,重点推进严重失信主体退出。2022年上级下发名单中,共涉及开发区严重失信主体151家,案件303件,被行政处罚有效信息122条。经过集中推进,现已清理退出失信案件数200件,帮助77家失信主体退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指导企业对其中39条信息进行修复,有效减少区内失信主体存量。
四是多措并举,提升修复力度。在政务服务网、企服中心e企通等线上平台,增设告知提醒功能,同时完善公开信用修复条件、办理流程,帮助指导企业进行信用修复。筹备组织开发区专场信用修复公益培训班,确保通知企业“应参加,尽参加”,让有需要的企业从更多渠道获得办理信用修复条件,多措并举指导并督促严重失信主体和受行政处罚主体等存量企业尽早完成信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