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时之十: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积极推进征信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 2022-09-13  来源: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按照省委省政府和人民银行总行相关工作要求,积极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苏州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建设,加快完善地方征信平台建设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工作,切实发挥征信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一、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

    (一)持续推进苏州数字征信实验区建设。

    指导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推动地方征信平台拓宽信息采集面,截至7月末,累计归集82家政府部门的征信信息,入库数据6.7亿条,较实验区建设前增加4.81亿条。持续推动部门合作,提升征信促融效能。指导苏州市中心支行与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四部门签订合作协议,搭建苏州中小微企业司法金融纾困联动平台,充分发挥地方征信平台数据价值,通过涉企信息共享,建立重点企业名录库,加大对疫情时期的金融支持,积极参与中小企业金融纠纷诉前调解。指导苏州市中心支行、苏州企业征信公司加大对接金融机构的力度,与商业银行推出“容易贷”“随e贷”专属产品。截至7月末,苏州市地方征信平台已接入该地区金融机构108家,累计帮助7.7万户企业解决融资2.67万亿元,惠及小微首贷企业4.99万家。

    (二)全面推进地方征信平台建设。

    联合省发改委等政府部门积极落实国务院52号文件要求,结合江苏实际,立足于促进数据赋能普惠金融发展的角度,将地方征信平台建设纳入整体工作部署,积极与相关部门交换意见,全程参与制定《江苏省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若干措施》。加快推进地方征信平台建设,健全完善“替代数据归集+综合金融服务+政策风险补偿”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指导江苏省联合征信、各地市征信平台不断提升征信产品和服务质量,陆续推出“优企贷”“宁信融”“增信宝”等助企纾困的小微融资产品,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截至2022年7月末,江苏省已建成11家地方征信平台,本年累计对外提供查询服务281万次。

    (三)进一步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组织开展江苏省农村经济主体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升级切换,完善农信系统功能,推动地市中支加大农信系统推广普及力度,指导开发农信系统与涉农银行信贷系统对接接口程序,引导涉农银行利用大数据开展主动授信和开发纯线上信用贷款产品,提升涉农数据应用效率和成效。指导地市中心有序开展“三信评定”,推动涉农金融机构结合评定结果和当地实际,创新惠农金融产品,加大对三农的融资支持力度。

(四)全面推动“征信修复”乱象治理百日行动。

会同省委网信办、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江苏省“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指导地市中支与当地网信办、发改、公安、行政审批、市场监管、地方金融监管等部门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参与治理行动,形成上下统一、内外联动的一体化工作格局。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推进苏州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工作。指导苏州企业征信按照“政府+市场”及“保本微利”原则,持续探索市场化经营道路。聚焦苏州市政府“数字经济”和“服务业创新集群”发展计划,指导苏州企业征信在智转数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新型领域开发更多的征信应用场景,提升征信服务效能。

    (二)加快推进地方征信平台建设。推动省内尚未建成征信平台的地市中心支行加大与地方政府的协调沟通,推进平台建设尽快取得实效,争取年底前全面上线运行。推动已建成地方征信平台的地市中心支行逐步将地方征信平台打造成服务当地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基础设施,助力金融机构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

    (三)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联合省发改委、金融局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深化江苏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同时,开展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征信平台建设的课题研究。组织开展“三信”评定和信用县创建工作,推动评价结果在“整村授信”和惠农金融产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