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综合信用指数实现全国地级市“三连冠”
国家公共信用和地理空间信息中心最新一期《城市信用监测月报》显示:无锡市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继续保持第一,实现“三连冠”。在城市信用监测的35个指标中,无锡市的信用信息归集、经营主体信用承诺、信用联动奖惩、规范开展信用修复等28个指标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均排名第一。2025年初,无锡市交通运输局牵头的《信用跨区“高融合” 促进区域发展“高质量”》获评交通运输部2024年信用交通典型案例。此外,江阴市和宜兴市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383个县级城市中排名分别列第一和第三。
城市信用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无锡充分发挥“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品牌效应,通过夯实信用数据根基、提升信用修复效能、拓展惠民便企场景等措施,系统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市社会信用生态持续优化。
一是筑牢数据基石,夯实信用底座。充分发挥无锡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数据归集共享“总枢纽”功能,打通锡企服务、企业征信等多个应用平台,2025年一季度共归集“双公示”信息7万余条,“双公示”信息上报率、合规率、及时率均为100%,报送行政强制、行政奖励、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监督检查等5类信息近53万条,为信用数据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深化失信治理,构建诚信生态。创新推出“信用修复辅导工作站”,推行法院纳失宽限制度,优化信用修复培训管理系统,引入“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机制(企业在信用中国网站上公示全撤销显示为绿色,至少撤销一条显示为黄色,一条未撤销显示为红色),按照“谁处罚、谁修复”原则,及时将符合修复条件的行政处罚推送给部门和所属地区,一季度已办理企业信用修复 2550件,高频失信企业净退出50家,高频失信企业退出比例达93%。
三是拓展场景应用,释放信用红利。服务自然人领域方面,开发“锡信服”小程序,推动信用服务向移动端转移,打造图书馆免押办证、博物馆“信易约”、儿童医院“信易医”、交通领域“信易+驾培”等40多个“信易+”应用场景。“阿福分”注册人数近35万,累计发放96万幸福豆,触及场景130万人次。服务市场主体方面,开展《企业信用管理规范》宣贯暨财税最新政策与风险防控实务培训,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感,实现企业信用管理标准化。同时推进信用与财税双轮驱动,增强企业盈利和抗风险能力。
下一步,无锡市发展改革委将紧扣国家和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决策部署,持续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拓展“锡信码”应用场景,提升信用修复效能,以信用之力助推“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迈上新台阶!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