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三减一精”扎实推进公证行业“放管服”改革

发布时间: 2020-12-08  来源: 苏州市信用办  浏览次数:
分享到:

近年来,苏州市公证行业根据“放管服”改革要求,深入推进“减证便民”服务,“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无谓证明”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证服务质效和公证行业形象均获得极大提升。

一是“绿色公证”减材料。执行228个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做到“清单外无证明”。组建公证调查核查团队,提供代查证明材料等多项增值服务。统一公证档案整理及归档标准,并研发苏州市公证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实现公证历史档案及新增档案数字化及检索抓取和应用,避免当事人重复提供证明资料。截至今年10月底,该平台已累计收录公证卷宗近87万卷,抓取当事人信息155万人次、企业数据近20万条。推动公证大数据平台与不动产登记、征信、证照及人口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加快推进与法院、公安、银行等部门的对接,实现信息数据跨部门共享,持续拓展可主动调查核查信息范围。

二是“线上服务”减环节。率先在全省开通网上办证平台,并在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等网络平台开设办证端口,66个公证事项实现申请、受理、审核、出证、缴费“全程在线”,年均在线办理公证近1万件。率先在全省推出线上商标转让公证平台,做到即时即办、1小时出证。推动全市公证机构开通远程视频服务,当事人通过“远程视频公证”微信小程序即可办理大部分委托及声明事项公证。

三是惠民举措减成本。针对经济困难群众、劳动模范、老年人、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等特定人员推出公证法律援助、劳模优待等一系列惠民措施,通过预约办证、上门服务、加急服务等每年约为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群体及劳动模范等对象办理免费公证逾1000件,减免费用逾200万元。将政府采购公证服务正式列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指导各公证机构与当地不动产登记部门沟通协调,由政府购买不动产继承登记公证服务,减轻群众办证成本。

四是特色产品精服务。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推出“个人网贷”线上保全证据公证、“赋强”公证等个性化服务产品。推出长三角地区首个音乐原创作品版权保护“映光计划”,为长三角区域2600多个注册用户,提供音乐作品登记服务6000余件。在全国率先建立“梧桐链司法存证平台”和“区块链公证摇号系统”以及“区块链+公证”在市场监管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中的应用;昆山市公证处探索研发的区块链个人网贷赋强公证系统,有效防范化解不良信贷、连环债务等金融风险;苏城公证处推出“苏城存证” 区块链公证存证平台,相城公证处推出“澄信链”电子数据存管平台,有效解决权利人在实践中的举证难题。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