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行征信董事长朱焕启:联盟区块链在市场化个人征信领域应用的探索与思考

发布时间: 2020-04-01  来源: 源点信用  浏览次数:
分享到: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组织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上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区块链技术在证券、保险、支付、清算等金融领域已有探索性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具备的多方参与、加密、共识、可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性,与市场化个人征信行业的发展有较强的相关性。区块链技术可尝试性地应用于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的业务模式构建、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共享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等诸多方面,部分解决传统征信行业所面临的信息孤岛、采集成本、隐私保护、共享激励等方面的行业痛点,助力市场化征信个人机构把握金融科技带来的行业发展新趋势。
自2018年5月开业以来,百行征信坚持自身科技赋能的发展定位,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公司开展合作,成立了相关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及金融科技专项课题组等,在征信行业发展模式、个人信息保护以及包括区块链在内的金融科技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课题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征信行业发展趋势,探索性地分析联盟链在市场化个人征信领域的前瞻性应用和需要关注的问题。

数字化时代市场化个人征信业发展新趋势

数字化时代,随着金融科技A(人工智能)、B(区块链)、C(云计算)、D(大数据)快速崛起,征信的内涵和社会对征信的需求不断丰富,市场化个人征信行业的发展主要呈现如下趋势:

信息共享的轻量化

随着大数据等金融科技运用,数据的价值被不断挖掘,“数据即是资产”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数据共享逐步转向“短平快”的轻量模式。轻量且必要的征信数据采集的共享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安全性,也有助于通过共商机制在各数据主体间取得共识,推动大型机构间海量数据的共享,以及不同场景、行业的数据共享,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共享数据平台的共建。

       例如,消费金融或汽车金融的金融机构可就某一类数据如贷款总额、逾期状态等的共享,解决机构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满足某一方面的风控需求。同时,区块链、加密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技的发展为轻量、快捷的共享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市场化个人征信的海量数据共享以及场景化、行业化、区域化的数据共享提供了更多的技术解决方案。

个人信息保护的强化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会及信息主体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加强和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注重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自由流动的平衡,已成为共识。政策法规的整体趋势在逐步明确信息控制者及信息处理者的义务和责任,人民银行近期发布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更进一步细化了对金融数据的收集、存储等各个环节的规范性要求。
       个人征信行业涉及个人基础信息、金融借贷信息等各类敏感数据是数据保护关注的重点,信息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行业稳健发展的底线。同时,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也从信息采集、使用等方面的基本授权管控,逐步提升至关注数据缓存、防范“一次授权,多次使用”等更高层次;征信机构对于授权管控等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也从事后检查延伸至事中的监测预警和事前的机制建设和预防,并更多依靠技术手段来实现,这其中包括授权信息要实现数字化、可追溯等。

征信体系建设的生态化

数字化时代,征信机构的客户需求呈现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趋势。在不断完善个人信用报告等基础产品的同时,征信机构还需推出更多定制化、个性化的增值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金融机构的风控需求。

       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一方面需要加强中台的建设,增强产品敏捷开发、快速迭代的能力,丰富自身产品集群;另一方面,需要顺应互联网开放、协作和共享的趋势,推动建设共享、共赢的征信生态体系,并发挥征信机构的核心优势,构建能够整合、连接上游数据源、赋能下游金融机构等各类客户的征信产业链,实现数据资产化、产品多元化、业务平台化、产业生态化,全面提高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服务能力。

联盟链及其金融领域应用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新型的分布式数据库,采用了分布式账本、链式存储等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和防篡改,目标是奠定坚实的信任基础,并创造安全可靠的合作机制。

       按照中心化和开放程度的不同,区块链技术可进一步分为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其中,公有链属于完全去中心化,系统最为开放,没有节点准入审查机制,节点以匿名方式加入或者退出,人人均可参与区块链上数据共识的过程,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区块链技术。
       例如,常见的比特币等均是基于公有链;私有链中心化程度最高,也最为封闭,一般仅限于单一机构内部使用。联盟链则介于公有链和私有链之间,属于多中心化系统,具有节点准入审查机制,经审核后的联盟成员才能参与。
       联盟链具备公有链不可篡改的特性,又通过增加记账管理人、控制链上的机构等方式,采用协商性共识算法,提高了区块链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管理的灵活性,也是目前在金融领域受关注较高、应用前景广泛的区块链技术。
       共商、共建、共享、共赢体现了联盟链的核心思想和递进贯通的运作机制。其中,“共商”体现了各主体间平等自主的共识机制;“共建”体现了多方参与的建设模式;“共享”体现了协同合作的商业目标;“共赢”则体现了共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目前,联盟链在金融领域已有实际的探索与应用。例如,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推出了采用区块链技术的SWIFT GPI(全球支付创新服务),实现GPI银行之间的快速到账,汇兑信息无损、支付状态可以随时跟踪;
       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于2018年正式上线,陆续开展了供应链应收账款多级融资、对外支付税务备案表、再贴现快速通道和国际贸易账款监管等多项业务;
       人民银行近期也正式发布了《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规定了包括基础硬件、账本数据、共识协议、智能合约、隐私保护、监管支撑等方面在内的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安全体系;
       上海票交所和数研所共同牵头建设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顺利完成了数字票据签发、承兑、贴现和转贴现业务;
       深圳市税务局与腾讯联合推出的区块链电子发票也已率先落地,实现了企业发票申领、报税、用户报销、收款的全程链上操作,帮助税务部门实现全流程、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