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铜山区强应用谋新篇 切实推动“十四五”建设规划贯彻落实
“十三五”是铜山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发展的5年,以数据融合共享为首要任务,重在充盈信用数据“资源池”。“十四五”期间,铜山区将紧盯“应用”这一着力点,“应用”将会集中发力,成为铜山区各项工作推进的核心焦点,将对制度体系、数据融合和分级分类监管等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一、与时俱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建设
依据《徐州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铜山区高位定点,综合规划未来5年铜山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工作,实现对本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长期的制度指引。从“专项制度配套化”“条线信用常规化”“信用制度系统化”3个方面着手。
一是在地方法规原则要求下,加快配套制度建设。分解《规划》中信用管理服务所涉及的相关环节,选取相对复杂、涉及主体多和问题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从政府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的层级,制定专项制度。
二是在区级层面构建“横向”信用管理体系,形成上有规划指引、下有政策规范的制度架构,保证铜山社会信用工作宏观原则指导、微观操作落地的制度基础。
三是在条线领域形成常规化信用制度。促进信用条款深度嵌入地方规章制度。
二、创新机制,加快信用信息融合共享
一是在市级层面,把握徐州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战略机遇,积极借鉴先进地区发展模式和经验,统筹协调金融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市场主体等各方力量,探索可为全国复制推广的信息融合共享机制。
二是在区级层面,以应用为抓手,推动各领域数据对同一应用场景的用信支撑。以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场景为例,可以由银行征信系统、区信用平台等共同支持用信,信用服务机构综合评信,银行反馈用信效果,构成征、评、用的数据闭环。
三是在行业层面,进一步完善市场信用信息提供机制。以行业协会、平台型企业牵头,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市场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机制。由行业协会牵头负责的,由行业协会推动建立行业类信息采集提供机制,企业定期按照标准提供信息。行业协会作用不明显的领域,可以考虑由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平台型企业向区信用平台提供信用信息,实现市场、公共领域信用信息共享应用。
三、创新应用,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
“十四五”期间,铜山区将着力开展以“公共信用评价”为基础,以“行业信用评价”为特色的信用评价工作。其中,公共信用评价以区信用平台数据基础开展,更多体现个体守法的综合性衡量,行业信用评价可以条线主管部门为主体开展,更多体现与本行业守法履约状况紧密关联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