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各地“信易+”惠民便企先进做法之一——徐州市2个项目
近年来,我省各地大力推进信用惠民便企,在“信易+”场景开发与应用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徐州市2个“信易+”项目予以推广。
一、信易+政府采购
(一)主要做法
全面构建政府采购“全链条”诚信监管制度,建设“政府采购信用评价”系统,为徐州市政府采购政务诚信建设织密监管一张网。
1、全面建立政府采购诚信建设制度。建立健全政府采购诚信建设方面制度建设,印发《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徐州市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徐委办〔2021〕71号)、《徐州市财政局关于明确政府采购保证金管理的通知》(徐财购〔2020〕14号)以及《市财政局关于实施政府采购信用承诺制的通知》(徐财购〔2020〕22号)等顶层设计文件。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2021年签署信用承诺书538份。
2、建设上线“政府采购信用评价”模块。在“徐州政府采购网”嵌入“政府采购信用评价”模块,由财政部门、采购人、评审专家、代理机构和供应商共同完成政府采购信用评价工作。评价范围涵盖采购人、供应商、代理机构和评审专家四类主体,评价内容为政府采购失信行为,政府采购相关行为主体在信用评价的各个阶段发现违约行为,可随时登录“政府采购信用评价”系统,对违约行为进行记录,定期公示信用评价结果,为政府采购预付款保函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3、创新开展政府采购预付款保函业务。印发《徐州市财政局关于开展政府采购预付款保函工作的通知》(徐财购〔2020〕23号),对全市市级预算单位、各代理机构提出明确业务要求,将预付款业务的落地效果作为政府采购绩效管理的考核指标,充分发挥财政部门政策执行监督作用。一是加强各类政府采购项目采购文件的审核,专门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政府采购项目(付款条件为合同签订后即支付70%及以上比例合同款的除外),应当在采购文件中明确接受预付款保函,凡采购文件未列明的,一律禁止发布公告。鼓励非专门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政府采购项目也接受预付款保函。二是在徐州政府采购网“政府采购信用担保融资平台”设立政府采购预付款保函宣传专栏和交通银行业务办理链接。三是加强监管措施。对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预付款保函政策的采购人,将向其下达《行政指导书》,计入部门年度绩效考核扣分;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采购代理机构,情节严重或拒不改正的实施失信惩戒;对存在违规行为的供应商,将依法作出处理、处罚,并实施失信惩戒。四是进一步优化办理条件和流程,与交通银行徐州分行、国盛集团、徐州市融资担保公司签署政府采购项下金融服务合作备忘录,为建立顺畅的沟通联系机制打下基础。
创新制定政府采购预付款保函制度,对于能够出具保函且信用状况良好的中小微企业,采购人安排一定比例的预付款并在合同签订后规定时间内给付中标(成交)供应商,让更多的中标(成交)供应商获得资金支持,减轻中小微企业的财务负担,降低更多中小微企业参加政府采购活动门槛。
(二)工作成效
截至2021年底,引导金融机构先后办理74笔政府采购贷款,累计放款1.1亿元,并成功举办全国首单政府采购项下预付款保函签约仪式。
二、信易+监管
(一)主要做法
新沂市在全市首批选取150家企业作为营商环境监测点,依托一站式“心怡营商”平台进行赋码,进入监测点企业的相关人员,一律按照“来访参观登记、监管执法备案、服务企业打卡、企业诉求上报”进行场景式 “扫码进企”操作,凭借一码实现进企前“云”备案、监管中“云”操作、服务后“云”反馈、后台“云”监督,促进监管执法规范公正,督促服务真实有效。
1、坚持规范监管执法,对守信企业做到无事不扰。全面公开行政执法部门权责清单,凡无执法依据的,一律不得开展执法检查,严防执法扰企。通过取消、整合、转为非现场检查等方式,压减重复或不必要检查事项。严禁多头轮番检查,切实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扰民问题。每月6日至25日为企业生产经营“安静日”,期间严格控制到企频次。探索分级分类监管新模式,对信用状况好、风险小的企业,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存在失信行为、风险高的企业,增加抽查比例和监管频次,做到“让守信者降低成本,让失信者付出代价”,对守法诚信的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的企业“利剑高悬”。
2、坚持督促刚性服务,做到应到必到。完善市领导和市级机关部门挂钩服务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制度。严格落实服务企业“最少跑一次”活动,督促党委政府领导、服务专员、代办员到企业上门服务,了解企业诉求、破解企业难题、开展精准服务,切实做到助企不扰企、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
3、坚持畅通诉求通道,做到有求必应。依托一企一码,统一受理企业咨询求助、投诉举报,畅通企业诉求和权益保护渠道,做到企业合理诉求“有求必应”。建立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分口并线、兜底处理”的诉求处理机制。
4、坚持完善制度体系,做到有责必问。制定《违反“扫码进企、监管备案”若干规定责任追究办法》,聚焦行为规范、过程监督、责任追究和结果应用等关键环节,通过随机检查执法记录、随机对比进企登记表和公开通报机制执行情况等,保障各项规定落实到位。
(二)工作成效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了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社会信用在降低行政监管成本中发挥价值,有效解决公平监管执法和有效服务企业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扫码进企、监管备案”机制推行以来,各类涉企检查执法压降40%以上,服务企业“最少跑一次”达到100%,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有效提升。相关监管、服务部门的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得到改善和优化,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