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信”而行,竭尽真“诚”宿迁市泗洪县打造政务诚信增长极

发布时间: 2024-12-12  来源: 宿迁市信用办  浏览次数:
分享到:

近年来,泗洪县发改局主动作为、积极进取、狠抓落实,认真推进政务诚信工作。《“信用+基层治理”新模式,增添经济发展“信动能”》案例,受到省社会信用体系工作简报全省推广;《泗洪县探索政府信用管理三机制》,作为政务诚信建设典型案例,被省营商办全省推广,县区全市唯一。“信用+基层治理”试点工作获省发改委致函感谢。

 一、制度体系的持续完善让政务诚信有据可依。形成县级层面统筹部署,各成员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抓的责任落实体系。出台《2024年泗洪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泗洪县政务诚信建设“六大提升行动”工作意见》等涵盖社会信用体系规划设计、数据归集管理和查询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推广应用、工作推进和督查考核、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信用服务机构监管等30余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度文件,有效推动了政务诚信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信用信息的全量归集让政务诚信深入保障。以全县公共信用信息推进会为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和城市信用监测信用信息归集为支点,加快信用信息归集进度。截至目前全县归集有效数据41万余条,入库率达100%。统筹推进全县相关行政单位归集上报双公示信息8416条,入库率达100%,并实时共享至省信用平台,未产生迟报、漏报、瞒报等现象。

三、联合奖惩的共建共享让信用惩戒初显成效。以《关于全面推行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实施方案》为指引,重点在市场监管、税收征管、工程渣土管理、沿街商铺管理、公共资源交易招标代理机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防雷技术服务等领域,建立信用监管机制,发布相应的信用监管规则和标准,实现对各类监管对象分类监管、动态监管、精准监管。截至目前,在选人用人领域,开展政治生态监测预警工作,对已掌握基本信息的1.4万名公职人员,开展以月为周期的信用审查,反馈《联合惩戒反馈表》12次,发现63人,失信信息130条,为组织部门选人用人决策提供信用依据。在市场监管领域,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信息908条,在办理金融业务、参加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交易合同、第三方网络平台开户或推广等方面受到限制;在工程投标保证领域,使用信用承诺代替投标保证金,减免投标单位保证金20.35亿元;在沿街商铺管理领域,从完善诚信系统平台建设、丰富信用积分管理内容、创新信用管理奖惩措施、构建多元化监管机制等多方面入手,建设6座信用阵地,建设服务岗亭5座,商户户外公示栏12个,推动城市治理水平持续提升,从而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

四、诚信宣传的全面发动让政务诚信纵向深入。将政务诚信宣传与文明城市建设、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等结合起来,常态化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诚信兴商宣传月”等活动,从而形成知信、重信、守信、用信的良好氛围。在地域上,重点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进商场、进企业、进单位、进社区、进乡镇等“五走进”特色诚信实践活动,发放“诚10条”“守信激励 失信惩戒”等各类诚信资料50000余份,有效提高了社会面诚信氛围;在形式上,组织全县机关单位在政府合同管理、政府采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招标投标、招商引资、地方政府债务、统计等领域;各乡镇(街道)在政务、财政、就业、卫生健康、物业、养老、医保、拥军优属、便民服务等方面,围绕坚持依法行政、廉洁奉公、勤政务实等方面签署承诺书10000余份,开展诚信主题宣誓、信用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累计50余场次。在组织上,积极协调有关行业协会、第三方信用机构,在城市广场、步行街、商场、社区、道路周边等人员流动性较大地区或人口聚集地,通过张贴诚信宣传画,发放宣传资料和悬挂标语等方式,宣传行业信用建设成果,传播诚信理念,培育诚信文化,倡导履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