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建邺区应急管理局以信用手段构建监管新模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严格规范涉企执法决策部署,南京市建邺区应急管理局聚焦重点领域,瞄准“减频次、减处罚、加指导、加修复”,积极构建非现场监管新模式,实现执法效率提升与企业减负增效同频共振,为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减少检查频次,提升监管效能。紧盯“181”监管平台,运用“科技赋能”,指导企业通过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系统和“181”平台完成信息填报工作。及时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指导企业在“181”平台开展员工安全知识培训,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排查事故隐患和危化品流向管理,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运用远程监管、预警防控“非现场”检查作为精准检查新手段,帮助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精准打击,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截至目前,监管企业276家,开展非现场监管45次,减少企业干扰45次,企业迎检时间压缩60%以上,推动企业自主整改隐患3项。
减免行政处罚,推行包容执法。动态完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建立“首违不罚”等清单制度,实行案件识别、调查取证、文书制作、缴纳罚款等全流程线上办理,对符合减免清单的轻微违法行为施行应免尽免、应减尽减,将刚性执法与柔性服务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企业满意度。截至目前,累计办理免罚轻罚案件55起,减免金额超100万元。
加强指导力度,助企合法经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建立“一企一档”动态监管机制,推行问题隐患线上跟踪、整改结果现场复核的监管模式,线上预约企业法人、安全员、普通职工等培训教育,形成“检查—整改—复查—优化”管理闭环。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培训活动2场,培训人员100余人,企业满意度达97.5%。
加强信用修复,助企崭新发展。聚焦“三书同达”,深入推进涉企行政处罚失信不良记录告知工作,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配套发放《信用修复告知书》《合规指导建议书》,明确告知企业失信影响范围、修复时限要求和具体操作路径,对已满足处罚信息公示期限的企业进行全面筛选并形成修复清单,建立“处罚-整改-修复-回访”全链条服务。今年以来,累计修复企业信用不良信息31条,服务企业3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