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交通运输领域信用协同监管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推进南京都市圈信用交通一体化的部署,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南京都市圈交通专委会成员单位联合印发《南京都市圈交通运输领域信用协同监管试点方案》,在跨部门区域联动和应用场景等关键环节深度发力,推动构建跨区域、全方位、多层次的交通运输信用监管体系和互认、共享、联动、共治的一体化交通信用都市圈,为区域交通运输市场的统一开放和信用体系的健全提供有力支撑。
一、推动建设市场信用评价互认,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推动南京都市圈交通专委会成员单位招标计划共享,2025 年上半年共收集推送交通工程建设招标计划 171 条,为企业“走出去”参与跨市、跨省竞争提供信息支持。同时,按照《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信用评价转换和互认工作指引》相应规则,持续开展建设市场评价结果互认转换应用工作,进一步打破区域信息壁垒,促进企业间的公平竞争,推动南京都市圈交通建设市场协同发展。今年安徽省施工企业在南京市投标时,信用评价等级转换无障碍。
二、探索网约车新业态协同监管,促进行业共享共治
今年 4 月,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南京都市圈交通专委会成员单位召开试点工作协调推进会,分享南京网约车驾驶员负面行为清单管理的经验做法,鼓励其他成员单位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对各市纳入负面行为清单的网约车驾驶员名单定期在都市圈范围内推送。通过开展网约车负面行为驾驶员重点协同监管,能够有效保障乘客合法权益,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促进网约车新业态健康发展。
三、开展货车超限超载联合治理,保障道路运输安全
依托长三角地区联合治理货车超限超载合作协议,南京先后与马鞍山、滁州、宣城印发联合治理货车超限超载实施方案,强化超限超载车辆信息共享和治超非现场执法协同,重点查处“百吨王”等严重超限超载违法车辆及相关源头。今年上半年,南京已向马鞍山、滁州、宣城推送非现场协办案件 383 件,接收安徽三市协办案件 6 件。通过联合治理,有效打击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保障道路运输安全,维护良好交通秩序。
四、深化水上交通运输执法合作,筑牢一体化安全屏障
南京都市圈交通专委会成员单位持续深化落实《南京都市圈水上交通运输联合执法合作协议》,分别建立驷马山干渠和滁河·马汊河交界水域水上交通安全流域化监管机制,实现流域内上下游协同联勤联动,共同实施恶劣天气水上交通管制,定期开展交界水域联合巡航、水上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联合整治等工作,进一步加强界河联合防控及信用信息共享,积极探索具有示范意义的长三角一体化和南京都市圈水上交通运输协同执法新路径。
五、建立信用修复异地协同机制,打破区域修复壁垒
针对跨区域经营企业信用修复“多地跑、盖章难”痛点,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南京都市圈交通专委会成员单位,建立《南京都市圈交通运输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服务异地协同办理工作机制》,通过建立联系网络、明确责任分工、规范工作流程,为异地企业提供信用修复申请表盖章或罚款缴纳收据,实现信用修复“网上办、协同办”,降低企业修复成本,提升信用合规能力、市场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接收都市圈内其他地市信用修复异地协同办理协助函20余件,为外地企业提供信用修复申请表盖章或罚款缴款收据30余件。
南京都市圈交通运输领域信用协同监管工作的深入推进,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更好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和国家发展大局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将依托南京都市圈交通专业委员会协调机制,持续深化信用协同监管工作,做好相关工作的协调衔接和进展跟踪,争取早日实现试点领域全面突破,区域联动全面落地,推动一体化交通信用都市圈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