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泗阳县城厢街道以信筑基助力基层治理
诚信是社会运行的“基础代码”,更是基层治理的“软性内核”。作为连接城乡的“最后一公里”,宿迁市泗阳县城厢街道紧扣县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求,立足基层实际,从政务、商户、社区居民民三个维度系统推进诚信建设,让“守信”从道德倡导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承的基层实践。
政务诚信“立标杆”,让基层治理有“信”可依。基层干部的“言”与“行”,是群众感知诚信最直接的窗口。城厢街道以“承诺—践诺—评诺”闭环机制为抓手,将诚信建设融入政务服务全流程:一方面,聚焦民生“关键事”,建立“街道承诺清单”。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每年征集需求,形成涵盖道路修缮、医保代办、养老服务等内容的年度承诺事项。另一方面,优化服务“微场景”,打造“可信赖”政务形象。在便民服务中心推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制度,在各社区设立“干部联系岗”,公示相关服务承诺。
商户诚信“聚合力”,让烟火经济有“信”生暖。沿街商铺是基层经济的“毛细血管”,其诚信水平直接影响群众生活体验。城厢街道以“小商户”撬动“大文明”,通过“引导+约束”双轨模式,推动诚信经营成为商户自觉:搭建“正向激励”平台。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诚信商户”创建活动,对明码标价、无虚假宣传、无消费纠纷的商户授予流动奖牌,优先推荐参与“特色产品展销会”“电商助农直播”等活动。织密“反向约束”网络。建立商户信用档案,将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等行为纳入负面清单,通过“红黑榜”在集贸市场、社区广播等渠道公示;对多次失信的商户,联合行业协会开展“诚信约谈”,督促其签订整改承诺书。
居民诚信“润家风”,让乡邻关系有“信”可托。城厢街道以“小积分”“小规矩”“小故事”为载体,让诚信从“高大上”的理念变成“接地气”的生活习惯:在“积分制”中激发内生动力。各社区普遍建立“诚信积分超市”,将参与志愿服务、赡养老人、邻里互助、主动缴纳医保等行为量化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优先使用社区集体资源。在“村规民约”中凝聚共识。结合各社区实际修订《村规民约》,并通过“乡贤评理堂”“妇女议事会”等平台,引导居民参与矛盾调解、纠纷处理。
下一步,泗阳县城厢街道将把诚信建设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诚信”成为城厢街道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最温暖的发展底色。